京东商城最早纺织工具以及古代有哪些纺织工具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最早纺织工具,以及古代有哪些纺织工具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文章详情介绍:

首次!第一!最早!揭秘陕西考古博物馆里的“明星文物”

来源:西安发布

昨日

小布报道了陕西考古博物馆

即将试行开放的消息

引发读者关注

一个被高度聚焦的数据是:

这座“宝藏”博物馆中

展出文物多达4218组5215件

其中九成以上珍贵文物

属首次与公众见面

记者采访了解到,在陕西考古博物馆的展出文物中,有大量拥有“首次”“第一”“最早”等标签的特色文物、明星文物的身影,它们将用自己的亮相,将陕西考古、中国文明的故事,向所有参观者娓娓道来。

陕西考古博物馆室内展厅其基本陈列

以“考古圣地 华章陕西”为主题

分为考古历程、文化谱系

考古发现、文保科技

四个篇章

石峁遗址的石雕、壁画、乐器,西周时期的青铜器,整体搬迁后的贺家车马坑等珍贵文物,都将在博物馆中静候观者。

(石峁壁画)

但如果要在陕西考古博物馆的所有展陈中评选出“镇馆之宝”, 估计竞争会相当激烈,因为在这座博物馆中,件件文物都是珍宝,还有太多以往只能在新闻图片或镜头中见到的代表性文物,正等待参观者亲眼得见:

石峁遗址出土石雕人头20余件,为中国首次发现

(石雕人头)

刘家洼春秋芮国遗址出土的1件青铜小罐,残留物为水、碳酸钙和动物油脂,是目前中国发现最早的男性面霜类化妆品

(青铜小罐)

罗婉顺墓志是首例经过考古发掘出土的颜真卿书丹墓志,可以算是“墓志界”的艺术价值的“天花板”,因为它是大书法家颜真卿早期的作品;

(罗婉顺墓志)

靖边杨桥畔汉代墓地中的渠树壕汉代砖室壁画墓墓室顶部的星象图,是我国考古首次发现的具有星形、星数、图像、题名四要素的二十八星宿图,可以看到有北斗七星、伏羲、女娲、牛郎织女等;

(墓室顶部的二十八星宿图)

十六国西陵县侯夫人墓中出土的一套完整的乐俑组合,乐俑皆席地而坐,神情专注地演奏乐器,所持乐器依次是笙、竖箜篌、节鼓、箫、琴、瑟、阮咸,这是首次在关中的十六国墓中发现竖箜篌

(乐俑组合)

孝陵是目前唯一一座经过发掘的北周帝陵,出土帝、后陵志、十三环玉带、玉璧等随葬品,这些珍贵文物都是出土后的首次展出……

在博物馆中

还有大量大名鼎鼎的

重大考古发掘项目出土的珍贵文物

被大规模、成系统地

向观众生动展示出来

让现代人“一眼千年”的穿越时光

看看“老祖先”的生活过得怎么样

如杨官寨遗址出土了狩猎、加工、纺织等石质工具,也有不少石环、石笄等装饰品,体现了先民们既重视生产也有爱美之心

出土于外城东门址和皇城台的石峁壁画,是陕西最早的壁画,数量居全国早期壁画之最(壁画残块200多块,最大残块30厘米见方),反映了石峁文化高超的艺术水平

秦咸阳城遗址三号宫殿遗址发现的保存完整的壁画车马出行图,展现出秦咸阳城官吏、皇室乘车舆出行的真实形象

(车马出行图壁画)

北宋吕氏家族墓的随葬器物,包括餐具、酒具、茶具、香具、文房用具、闺阁用具、佛事用具、礼器、日常杂器九个大类,让优雅而闲适的北宋文人雅士的生活气息,扑面而来

假期逛博物馆|从汉代“纺织图”看古代人的勤劳和智慧

今天是五一假期的第一天,记者在南京博物院历史馆看到一件东汉时期的“纺织图画像石”,不仅可见汉代的纺织技术已达到较高的水平,也体现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与智慧。

这件画像石的画面共分为四层,每层内容并不一样。记者从南京博物院了解到,此画像石是江苏泗洪出土,第一、第三、第四层分别表现迎宾、烹饪、祭祀等内容。第二层是“纺织图”,雕工精湛,图像清晰,反映的是当时纺织生产的情况,是汉代纺织图中具有代表性的一幅,也是江苏北部地区迄今出土最为精美的画像石之一。

画面上总共有三个人,左边为一女子,右边为两男子。南京博物院志愿者郑青告诉记者,这幅画并没有相应的文字记载,据一些学者考证,这幅画刻的可能是“曾母投杼”故事。

据《战国策》记载:人告曾子母曰:“曾参杀人。”曾子之母曰:“吾子不杀人。”织自若。有顷焉,人又曰:“曾参杀人。”其母尚织自若也。顷之,一人又告之曰:“曾参杀人。”其母惧,投杼逾墙而走。

根据曾参的贤德,母亲应该不会相信这样的话。但是有三个人怀疑曾参杀了人,慈爱的母亲也不相信他了。因此,讹传一再重复,就可能以假充真,使人深信不疑。

画面上,左边坐在织机上的妇女是曾母,中间跪着的少年是曾参,右边站着的男子为“谗言者”。不过,此图刻画的并不是曾母“逾墙而走”,而是改为曾母怒斥曾子,投杼于地。

此图采用东汉中晚期盛行的平面浅浮雕技法雕刻而成,也就是先将石面磨平,在上面绘制墨线画稿,再经过雕刻、修整,最后局部设色。人物衣冠有别,表情各异,神态生动;而器具,大如织机,小如梭杼,也雕刻精细。

记者了解到,东汉时期的“纺织图画像石”,徐州博物馆内也有多件。

一件东汉的“纺织图画像石”为邳州庞口村汉墓出土,该画像石雕刻技法为浅浮雕。浅浮雕是与高浮雕相对应的一种浮雕技法,所雕刻的图案和花纹浅浅地凸出底面。

画面分上下三层。上层刻三位妇女调丝、纺线,纺好的三团丝线悬挂在房檐下。中层为乐舞图,左侧一人在音乐的伴奏下作长袖舞。右侧三名乐师正在弹奏。下层刻车马出行。

一件东汉的“纺织图画像石”为徐州铜山县青山泉散存(散存意为可移动的文物,民间流散)。专门研究汉代画像石的江苏师范大学在读硕士潘飞告诉记者,该画像石雕刻技法为浅浮雕。画面分上、下两层。上层为四位妇女调丝、纺线,纺好的丝团悬挂在房檐下。画面左侧,是一位女性坐在织机旁边,在纺织的间隙,正转身接抱另一位女性递送过来的婴儿。右侧有两位女性纺纱劳作。图中织机的样式为脚踏斜织机。

下层建筑内二人坐于榻上闲谈,旁刻车马,亭上刻有两只凤鸟,象征吉祥幸福。上边和左侧边饰幔纹,下侧边饰齿纹。

汉代纺织分为官制和民间两种,这幅纺织图再现了当时汉代徐州民间寻常人家纺织情境,可以看出络纱、摇纬、织布的纺织全过程,生活气息十分浓厚。图中出现的踏板织机是华夏民族引以为傲的伟大发明,后来经由“丝绸之路”逐渐传输到中亚、西亚和欧洲各国。在这项技术上,西方落后于中国四百年,到了十三世纪,欧洲才开始广泛运用。

潘飞告诉记者,纺织图发现的重要意义在于它补充了史书对纺织具体操作记载的不足,画像石上面的织布机样式相似,说明在两汉时期我国不仅有养蚕和丝织业,其规模和织机也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杨民仆

人类啥时候开始了织造?考古学家:在距今2-3万年前的旧石器晚期

新石器时期,由于人类人口数量的增加,以往依靠兽皮、鸟类羽毛或天然植物叶子来制作服装的情况难以为继。

如果您喜欢该作品,看更多精彩内容,欢迎点赞加关注!

(一)织造的起源

由于农业的巨大进步,古人类捕猎收获的兽皮和羽毛远跟不上新石器人类增长的速度,同时,天然植物受气候的影响,冬季无法为人类提供用于缝制衣服的树叶。而织造业可为人类提供稳定、可靠和高质量的服装原材料,因此,织造业的诞生是人类进化过程的必然结果,也为人类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保障。

对新石器时期人类而言,织造业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保暖御寒;有了可以保温的遮蔽物,在极端环境下,可以提高人类寿命,种族的繁衍也由此提升,还能向寒带和温带扩张领地。

其二,防虫护体;可以免去蚊虫鼠蚁的叮咬,防止伤口感染,避免人类长时间在室外劳作,导致的皮肤色素沉着、身体病变。如果此时有遮蔽的防护衣物,还可减小太阳对皮肤的伤害。

其三,文明进步;从新石器时期的生态、物质、精神各角度来说,古人类学会编织衣物,并穿着得体,还兼具遮羞,装饰审美的功用。

环境考古学资料表明,织造业的诞生,为人类提供可靠的衣物,可极大拓展古人类活动范围,带动了各个部落的文化资源交流与融合,使人类文明从低级到高级不断演化,促进了人类文明的进步。这三点便是织造起源的重要动机。

那么什么时候,人类开始了织造?由于织物的有机属性,在自然界中易降解消失,难以保存,因而很难追溯织物的准确起源。但学界普遍认为织造源于人类的编绳术,且有部分学者推测,早在旧石器中期的许家窑文化已学会了编绳术。

其依据是许家窑遗址出土了大小1000多个石球,认为这些圆球是古人类借用投石索进行远距离投掷的狩猎工具。但该投石索是否用植物纤维编织而成没有直接证据,且许家窑遗址距今10万年前,如果那时人类已掌握提取植物纤维并编织成绳,就应该有出现用于缝制衣物的骨针。

事实上,骨针最早出现在距今2-3万年的小孤山遗址,同一时期的北京周口店山顶洞遗址也出土了骨针。因此,可以判断许家窑遗址的投石索应该是用兽皮或肠子、皮囊等制作成,而人类提取并利用植物纤维是在小孤山遗址时期。

因小孤山出土的骨针针眼最大的孔径只有2.1毫米,用当时的刮削器很难把兽皮或肠子切割到如此纤细且连续不断,即使偶然切割出一段小于骨针口径的兽皮线,其强度显然无法穿过兽皮。而植物纤维的直径是微米级,远远小于骨针针眼孔径,且强度足够满足缝制兽皮的要求。

因此可以肯定,在距今2-3万年前的旧石器晚期,人类已能提取天然植物纤维并用于生产生活,但依然不能判断人类会用天然植物纤维编织绳索。而旧石器晚期网坠被发掘,方能确定人类此时已学会了编织绳索,即掌握了结绳术。网坠是渔网的配重之物,网坠的出现代表着渔网的诞生,而渔网必然需要用植物纤维编成绳,然后才能把绳织成渔网。

因此,网坠的出土间接证明人类已学会结绳术,当然也证明了人类已能进行手工织,为后面织造的诞生开启了大门。

直接证明人类掌握结绳术的则是实物绳子的出土,最早发掘出的实物绳子在浙江的河姆渡遗址,该遗址共发掘出3段绳子,出土时有的穿于陶器的器耳之中,有的残留在骨耜方銎之中,也有在陶金等饮器内。

这几段都用细长纤维先搓成小股,再用2或3股合搓成绳子,粗细不太一样。其中一段绳子用三股各粗0.5厘米的细绳合搓成粗绳,残长39厘米、粗1.5厘米;另一段绳子是由两股搓成,残长35厘米、粗2厘米;还有一段绳子出土在陶釜内,较细长,长23.1厘米、粗0.2厘米。这是中国发掘出的最早的绳子实物,证明了起码距今7000年左右的新石器时期,人类已学会用植物纤维来编绳,用于各种需要。

学会“编”之后,人类从编绳发展至纺纱线。因纺纱和编绳都是搓的结果,其原理一致,编绳是较多的纤维作为一股,几股叫粗的纤维纽在一起成为绳,而纱线则是较少的纤维为一股,几股较细纤维扭成一起成为纱线。早期存在纯手工纺纱,近代很多地方夏布制作中的纺纱是纯手工纺纱,笔者小时在老家就亲眼见过手工纺纱过程,完全依靠手指的触感和技巧实现纺纱的效率和质量。

因此,在新时期早期手工纺纱是必然阶段。而随着原始纺轮的出现,纺纱的效率获得了较大的提升。新石器时期最早的纺轮出现在距今8000年左右的跨湖桥遗址,其后在其他许多遗址中出现了大量的纺轮,证明了纺织业在新石器时期是一非常重要的手工业部门,在整个新石器时期的经济中占据十分显著的地位。

有了纱线,人类必然需要把纱线织成布匹。织的源头有两个,一是早期的平铺式编织,二是吊挂式编织。

平铺式编织是把一系列纱线(经线)平行排列铺在平面上,同时把纱线(经线)的一端固定在一根横木上,然后用手或简易的工具,把奇数经线或偶数经线提升起来,使奇数经线和偶数经线之间形成一个开口,此时,借助骨针把另外单独的纱线(纬线)垂直穿过该开口,最后用一木质或骨质刀工具打紧穿过的纬线,并反复进行上述操作,以完成编织。

吊挂式编织是把一系列纱线垂直吊挂在圆周形物体或一横杆上,并把石质或陶质的重物系在每根纱线下端,以便拉紧纱线。织作时,甩动一定间隔或相邻的重物,让纱线相互纠缠,以形成绞结实现编织。使用重物的目的是便于操作,利用重物甩动时产生的力,加快织作过程。

这两种纯手工编织方法虽效率不高,但对织造业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为人类制作贴身柔软的衣物提供了保障,并促进了原始织布工具的诞生。踞织机就是原始织布机,简称腰机。距今8000左右的跨湖桥遗址曾出土了原始腰机的几个部件,这是已知的最早发掘到的原始腰机。其后,在河姆渡遗址也出土了腰机的部件。这便证实了早在新石器中期,人类已开始使用简易织布机进行编织工作,并在新石器晚期,腰机的使用已较为普遍。

综上所述,众多资料和考古挖掘表明,织造业起源于旧石器晚期的编绳技术,并从小孤山出土的骨针可以推测,距今2-3万年前人类已掌握了提取与利用天然植物纤维的能力,并经历了手工编绳到手工捻线的过程,并随着最早纺轮的出土,证明人类在距今8000年左右的新石器中期已学会了利用工具进行纺纱,并在手工纺纱的同时,人类学会了手工织布,这可从出土的陶片上印有织纹进行判断,也可从出土的网坠解读出距今1万年左右人类掌握了手工编织。

并从最早腰机的出土,可证实在新石器中期人类已能利用纺织工具进行织布,从而完成了古代织造业的基本模型。简言之,织造业的演变经历了:提取利用植物纤维 手工编绳 手工捻线 纺轮纺纱 手工编织 腰机编织。

(二)织造的工艺

新石器时期,织造工艺主要分为提取原料、纺纱和编织等三个程序。原料提取是从天然植物中获取可用于纺纱用的纤维,纺纱则是把植物纤维捻成用于织布用的纱线,而编织则是织造的最后工序,通过编造把纱线织成制作衣物用的布。人类只有先学会了编织,而后才能学会如何进行服饰加工。

1、提取原料工艺

在植物茎杆中,如苎麻、亚麻和黄麻的草本茎,具特别发达的韧皮纤维束,可用于制作各种纺织品。《诗经陈风》中记载:“东门之地,可以沤纻”可见我国古代很早就开始利用天然植物纤维,在新石器时期的土陶器上已有麻布的印纹。

据此可推断,新石器时期提取天然植物的纤维是织造业诞生的前提,人们只有非常熟练掌握了提取天然植物纤维工艺,才能有源源不断的原料用于纺纱和织布。根据民族学考察,人类提取原料的工艺被称为沤池漂洗。

沤池从字面上可以理解为:在人工挖凿的池塘和水池里长时间的浸泡织物,通过水里的微生物发酵后获得可利用的植物纤维,这是获得纤维的初加工技术,这个过程主要通过湖水雨露浸润原材料之后,产生的酶菌去分解植物果胶,使纤维细胞和植物果肉组织直接失去粘合性而分开,从而发酵制纤。

在这个过程中,水浸发酵中起主要作用的是细菌和有益的真菌,故又称“沤纤维”为脫胶。经过微生物长时间的化学反应,以去除粘附在叶纤维上无用的残留物,由此获得利于人类使用的柔软的纤维原料,这种方法也适于有韧皮纤维的树皮,除了可以把作物进行整株包扎在一起整体沤洗,还可以将作物剥皮后进行沤洗加工。

这是在整个沤池漂洗中不可省略的步骤之一,漂洗是为了获得更为干净纯粹的原材料,只有提取出合适的原料后才能进行后续的纺纱工艺。

2、 纺纱工艺

新石器时代早期,纺纱纯手工完成,其工艺参考近现代的夏布纺纱工艺。即先剥取植物茎的片状韧皮,并用水较长时间浸泡,再用工具刮去片状韧皮上的果胶后获取两头细中间粗的纤维。

再用指甲劈分纤维的一端,使之分成两绺更细的纤维,取准备与之绩接的纤维,合并捻转其中的一绺,连接成一根后并列两绺,按之前合股的方法,先向前面的方向捻动,再反方向回捻,就可接成纱。

随着纺轮的诞生,新石器时期的纺纱工艺有了较大进步,其工作原理是通过旋转纺轮,利用纺轮自身重量产生的旋转力偶做功,加工时旋转的惯性具备牵伸纤维和加捻纤维作用。

纺纱时,先将杂乱的纤维用手握住或放在高处,在转杆上端缠一段从中抽出纤维,然后用另一手的食指与拇指来捻动轮杆,使纺轮在空中不停地朝一个方向旋转,同时纤维不断地从手中释放出来,纤维在纺轮的旋转过程中得到了牵伸和加捻。

当人手用力捻动轮杆使纺轮旋转时,杂乱的纤维在人手牵伸和纺轮旋转的惯性力作用下被牵伸拉细,进而把拉细抽长的纤维加捻扭合成一股细纱。在纺轮旋转和人力牵伸下,沿着捻杆的方向不断向上传递纤维牵伸和加稔的力。等纺纱到一定长度时,便可将加捻过的纱缠绕在捻杆上。

如此反复,直到纱缠满轮杆,或纤维纺完为止,即完成“纺纱”过程。纺出的纱有两种捻法,顺时针转动成Z捻法,逆时针则成S捻法。新石器时期的纺锤虽然构造简单,但其在纺纱的过程中巧妙地完成了现代纺纱工艺仍然沿袭的牵伸、加捻和卷绕等三个动作。

3、 编织工艺

有了纱线之后,就需要把纱线编织成布匹才能缝制各式衣物。编织工艺分为“编”和“织”两部分,新石器时代的编织工艺首先体现先在手工“编”的工艺,学会了“编”才能逐渐掌握“织”的工艺。

其中的“编”是人类手工的自主行为,通过人类长期的实践证明,只要采用硬度合适的条形材料就可实现“编”的行为。而“编”的技艺来源于人类的结绳术,早在旧石器时期,结绳已出现,如距今1万余年的江西万年仙人洞遗址出土了带绳纹陶片,也证实了人类在旧石器时期已掌握

“编”的工艺。随着“编”技术的成熟,人类慢慢发展出了“织”的工艺。最早的“织”仅仅借助骨针进行操作,被称为骨针平织。何为骨针平织呢?如果把编织的布看作一个平面,单根经纬线穿插交错编织,使织网孔呈正方形的一种编织方法就叫平织,实际操作就是一根经线压一根纬线的重复性操作,这个工艺需要用到两根线分别固定到骨针上来回交错完成,这种编织的方法就是平织法。

由于手工编织的局限性,此时用于“织”的技术十分有限,没有办法做到精准细腻。编织出的布匹不够紧密,孔隙较大,纱线容易脫落,保暖性不好。为了编织出更好质量的布匹,古人类逐渐发展出编织用的工具,最早的编织工具便是踞腰织机,简称腰机。

根据考古发掘,最早腰机出现在距今8000年左右的新石器时期跨湖桥遗址。有了腰机,人类便能较大提高编织效率,同时很大程度上提高编织质量,从而极大促进了人类的快速发展和文明的进步。

原始腰机虽然结构简单,但原理却很清晰。织造时,织工席地而坐,依靠两脚与腰脊之间的距离来调节经纱的松紧程度。

用分经棍把经纱按奇偶数分成上下两层,以形成梭口,再用综杆垂直穿过上层经纱,并一一牵吊起下层经纱,之后将综杆提起便可对调上下经纱的位置,形成第二织口,把打纬刀放入织口,立起固定织口,纡子引纬线,打纬刀打纬:随后,把下层经线放下,形成第三个织口,再织。如此循环交替不断织作。

使用原始腰机工具的过程中,不仅减轻了自身手的劳作强度,还把力分布到手脚腰上。极大提高了编织的效率,织出来的布质量也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