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古典舞服装男,以及古典舞服装店铺名称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文章详情介绍:
戏剧型男士风格解析:如何穿出王者风范
男士的五大风格类型分别是:时尚型、浪漫型、古典型、自然型、戏剧型,今天说说戏剧型男士,他们给人一种大哥般的权威感、安全感,有明显的男子气概。我们将分析戏剧型男士的着装特点,以及图案、配饰、不同场合着装等内容。
戏剧型男人通常脸部轮廓线条分明、存在感强、有个性、五官立体,骨架大,身材看起来比实际身高显高,气派、华丽、有明显的男子气概甚至会有一种威慑力。划重点:戏剧型人只是显高,和人的高矮胖瘦没有关系,矮个子也有可能会是戏剧型人。
【戏剧型经典人物】:乔治克鲁尼、李咏、孙红雷、张东健、周润发、马龙.白兰度、胡歌、靳东、卡尔·拉格斐等。
1
戏剧型人着装要求
戏剧型人穿衣要强调成熟、夸张、张扬、华丽、王者风范,适合有舞台感、宽大的领型等元素,要回避娘气、孩子气、小家子气的、平凡中庸的装扮。
很多人认为戏剧型的衣服就是要花里胡哨闪瞎眼,其实并不是,衣服细节有一两处夸张的亮点,或整体廓形看起来气派,就称之为戏剧型。
戏剧型人的商务装或正装很适合气派夸张、挺括的意式西服,比如说这种大枪驳头西服领,气势十足。
全身有一两处夸张的元素,比如说比一般领子较宽大或高,衬衫或领带花纹独特等,总之,你的全身不能平淡无奇。
2
戏剧型人休闲装
宽大、气派,有夸张的元素,也可以选择天然材质的棉、麻、羊毛、羊绒或真皮等质地。大衣可以穿长款或超长款质地要硬挺,大领子、宽肩的设计更佳,你可以根据场合来选择不同的材质。
闪亮的皮质肌理,和平淡无奇区分开来,也是戏剧表达的一种。
戏剧型人适合大方、大胆、对比强烈、几何图案、块面分割的、等距的、宽条纹的、大格子的、大绣花图案。
3
戏剧型人配饰、发型
领带:有夸张的元素,一般较宽大。
手表:宽大、讲究,不要选那种精致的小型的表盘。
如果你是着正装的戏剧型男士,可以备一些小饰品,如袖扣,这种精美的小物件,讲究又气派。同时戏剧型人的无论鞋、包,挺括、讲究就对了。
发型:适合时尚而夸张、讲究的发型,如大背头、现在流行的油头、稍长的卷发、扎辫马尾等。要有造型感,或者光头也可以。一切张扬的、大气的,别人Hold不住的发型,戏剧型人都可以尝试。
风格是关于型的解决之道,可以说是风格决定我们如何选择衣服的款式,不是刻意塑造成那个风格,而是找到本来的自我,发现独一无二、更真实的自己。
【本文为祺馨原创文章。感谢你喜欢这文章也欢迎转发,但无论全文、截取片段、或更改个别文字的转发都请于明显处标明出处,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另外本文图片有部分来自网络,若涉及你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删除。】
沉浸式文旅催生新职业 汉服妆造师复刻“唐潮”
中新网西安7月25日电 “苏杭魏晋风已经‘打卡’过了,这次专程来西安体验唐制汉服。”来自北京的“95后”女生张艺涵兴奋道。
黄昏将至,西安大雁塔附近的一家汉服馆进入一天中最忙碌的时段。店主朱琇琰为刚刚进店的客人讲解汉服知识、挑选服装和造型样式。店内一旁,几位汉服妆造师正挥舞着手中的化妆刷,为前来体验“唐潮”的年轻游客“描眉画鬓”。
一位汉服妆造师正在给客人做造型。受访者供图
西安旅游资源丰富,大雁塔、明城墙、钟鼓楼、兵马俑等名胜古迹蜚声海内外,每年吸引大批游客前来。同时,随着文旅市场消费需求日益多元,当地聚焦文艺范儿、沉浸式的文旅项目创新,令从前小众的汉服渐成文旅产业的“网红”项目。其中,汉服妆造师作为新职业,在新消费场景下迎来就业新机遇。
“我们店现在有五名专业汉服妆造师,大多从影视行业转行而来。”朱琇琰介绍,对于专业的汉服妆造师来说,了解不同朝代的汉服设计和妆容只是基本功。为客人讲解不同时期的服装风格、妆容特征,甚至其历史背景,都是汉服妆造师的工作日常。
朱琇琰告诉记者,近年来,中华传统文化越来越受年轻人的喜爱,大家不但想体验身着汉服后的穿越感,也希望了解妆造背后的历史文化。“张冠李戴不但不好看,也不利于人们对相关文化的理解和传播。”
此外,毕业于北京服装学院的朱琇琰提出,一位成熟的汉服妆造师需要经过至少一年时间的妆造系统学习,“在整个行业中,古风妆造的难度仅次于影视特效妆,比普通人熟知的‘新娘妆’要复杂很多。”目前,好的“妆娘”难找,这已成为限制她扩大规模的最大因素。
美团平台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汉服体验的相关订单量同比增长307.9%,西安、嘉兴、苏州、洛阳、南京是线上订单量最多前五大城市。同时,今年一季度陕西“汉服”相关关键词搜索同比增长七倍多。
游客身着汉服在西安大唐芙蓉园内游玩。张一辰 摄
不止西安,洛阳、杭州、敦煌、大理等地都迎来一轮汉服热,同时也涌现出一批专业的汉服妆造师。
艾媒咨询发布的《2022—2023年中国汉服产业现状及消费行为数据研究报告》显示,2021年,中国汉服市场规模超过100亿元人民币。预计2025年将达到191.1亿元人民币,是2015年的100倍,未来仍有较大上行空间。
业内人士指出,在本地生活服务平台及网络社交平台的助推下,传统文化越来越受年轻消费者青睐,汉服体验成为文旅消费的新场景,带动本地文旅消费繁荣,也推动了汉服妆造师、汉服设计师等新职业的出现,并以此吸纳更多就业群体。
(中国新闻网记者 张一辰)
来源: 中国新闻网
沉浸式文旅催生新职业 汉服妆造师复刻“唐潮”
中新网西安7月25日电 “苏杭魏晋风已经‘打卡’过了,这次专程来西安体验唐制汉服。”来自北京的“95后”女生张艺涵兴奋道。
黄昏将至,西安大雁塔附近的一家汉服馆进入一天中最忙碌的时段。店主朱琇琰为刚刚进店的客人讲解汉服知识、挑选服装和造型样式。店内一旁,几位汉服妆造师正挥舞着手中的化妆刷,为前来体验“唐潮”的年轻游客“描眉画鬓”。
一位汉服妆造师正在给客人做造型。受访者供图
西安旅游资源丰富,大雁塔、明城墙、钟鼓楼、兵马俑等名胜古迹蜚声海内外,每年吸引大批游客前来。同时,随着文旅市场消费需求日益多元,当地聚焦文艺范儿、沉浸式的文旅项目创新,令从前小众的汉服渐成文旅产业的“网红”项目。其中,汉服妆造师作为新职业,在新消费场景下迎来就业新机遇。
“我们店现在有五名专业汉服妆造师,大多从影视行业转行而来。”朱琇琰介绍,对于专业的汉服妆造师来说,了解不同朝代的汉服设计和妆容只是基本功。为客人讲解不同时期的服装风格、妆容特征,甚至其历史背景,都是汉服妆造师的工作日常。
朱琇琰告诉记者,近年来,中华传统文化越来越受年轻人的喜爱,大家不但想体验身着汉服后的穿越感,也希望了解妆造背后的历史文化。“张冠李戴不但不好看,也不利于人们对相关文化的理解和传播。”
此外,毕业于北京服装学院的朱琇琰提出,一位成熟的汉服妆造师需要经过至少一年时间的妆造系统学习,“在整个行业中,古风妆造的难度仅次于影视特效妆,比普通人熟知的‘新娘妆’要复杂很多。”目前,好的“妆娘”难找,这已成为限制她扩大规模的最大因素。
美团平台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汉服体验的相关订单量同比增长307.9%,西安、嘉兴、苏州、洛阳、南京是线上订单量最多前五大城市。同时,今年一季度陕西“汉服”相关关键词搜索同比增长七倍多。
游客身着汉服在西安大唐芙蓉园内游玩。张一辰 摄
不止西安,洛阳、杭州、敦煌、大理等地都迎来一轮汉服热,同时也涌现出一批专业的汉服妆造师。
艾媒咨询发布的《2022—2023年中国汉服产业现状及消费行为数据研究报告》显示,2021年,中国汉服市场规模超过100亿元人民币。预计2025年将达到191.1亿元人民币,是2015年的100倍,未来仍有较大上行空间。
业内人士指出,在本地生活服务平台及网络社交平台的助推下,传统文化越来越受年轻消费者青睐,汉服体验成为文旅消费的新场景,带动本地文旅消费繁荣,也推动了汉服妆造师、汉服设计师等新职业的出现,并以此吸纳更多就业群体。
(中国新闻网记者 张一辰)
来源: 中国新闻网